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1. 现状不容乐观。当前,在我们的诸多家庭中,从小对孩子过分关怀和照顾,甚至娇惯、溺爱、迁就和纵容,只要读好书,一切该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在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意学生的考分的高低,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训练还没有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很少。所以,许多青少年虽然学了不少书本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严重者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走上自杀轻生之路。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期是多种疾病的高危年龄。发达国家发病率12.4%—21.8%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在10.4%—37.6%,国内学者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患病率为21.6%—32%,并且有上升趋势。一个民族的希望生存于她充满活力的一代青少年,一个民族的骄傲在于她层出不穷的杰出人才。今天的青少年是我国新世纪的主人,他们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肩负者民族兴旺与发展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因此,除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丰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意义亟需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几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并有机地融于各育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之魂。当我们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灵魂”时,学校德育显然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脱离德育而独立,但它更多地反映了从内部施行的旨在形成人格特征的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但是学生的某些认识或行为习惯不仅仅表现为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还反映出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强调外部的社会化的要求而不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其自我发展形成人格特征的话,往往收效甚微。
──心理健康教育是智育之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强烈想拥有者。学习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关键要看学生的学。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若只停留在一般的社会化要求上,只能使学生达到“要我学”的水平,这种水平对学生主体性与学习潜能的发挥作用甚微,但如果将之提升至“我要学”的水平,这种内因或内驱力将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动力作用。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实际上具体反映在情感与意志的心理品质上,如“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远大的理想;爱科学、爱学习、追求真理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顽强毅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些心理品质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维持学习有效进行的基本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是美育之源。心理素质如何对于人们从事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生产劳动的关系也很密切。在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存在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也是提高中小学生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并且还有助于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形成。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它几方面素质的水平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对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并达成教育目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国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尽管我国历史上早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但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观来自西方国家。我们这里所谓的国外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西方国家的研究。西方对心理健康问题有着许多研究,不少成果值得我们学习,较有代表性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内在核心。自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高自尊一般与积极的人格和行为相联系,而低自尊与消极的人格和行为相联系,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必须突出中小学生的自尊问题,因为培养自尊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一,自尊是一种“评价与体验”。作为自我系统的一个成分,尽管自尊与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密不可分,但是,作为一个独立成分,自尊与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分别对应于心理过程中的“认知”成分和“意志”成分的话,那么,自尊则对应于心理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成分。同时,这种情绪情感体验与评价密切相关,评价是体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评价与体验。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与体验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前者称为自尊,后者称为自卑。自尊是人格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自尊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因此,自尊是需要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培养的。
其三,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评价与体验,但并非所有的评价与体验都属于自尊,如恐惧、焦虑、喜好、厌恶等便不属于自尊,只有那些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如自信心、成就感、荣誉感等)才属于自尊。
其四,自尊是“在比较过程中获得的”。没有比较就不可能有评价与体验,这种比较既包括上行比较(与比自己好或强的人比较),也包括下行比较(与比自己差或弱的人比较);既包括个体把自己与他人相比较,也包括个体把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自己的现在与将来相比较,等等。
2.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从1948年至今,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归纳为三方面内容:生理(或机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良好的适应性。在国外大多数的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中,都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适应”,即认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之一是适应。
──环境适应能力。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个体必须适应环境的要求。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适者生存”,强调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也只有能适应环境要求的个体,才可能是心理健康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个体必须能够适应环境要求的变化。例如,很多中小学生只是“适应”有着父母无微不至呵护的、温室般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一旦进入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就难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
──社会适应能力。虽然从广义上讲,上面所说的“环境”应该包括社会环境,但是这里仍然有必要专门强调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人是社会的动物,只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对社会的适应包括遵守社会规范的要求,学习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社会交流技能等等。例如,社会认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行为准则,而个体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并付诸实践,可能就会受到道德规范的谴责和惩罚。
──人际适应能力。在社会适应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人际适应能力。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人际关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种人际关系包括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朋友关系等,也包括各种偶发的人际关系。在每种人际关系中,他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适应自己的角色,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准则,才能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心理。
──自我适应能力。个体不仅要适应外部环境(自然、社会、他人),还要适应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自我是个体人格的核心,起着重要的整合作用。良好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体验、适当的自我同一感,这都是自我适应能力的表现。例如,很多学生为自己的相貌不佳而郁郁寡欢,必然影响到心理健康;而有些人则能够悦纳自己,把精力放在增长知识与提高能力上,从而在学业上获得成就和自尊感,这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3.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来自哪里?来自学校心理学。在发达国家里,学校心理学是最有生机、极为活跃的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为了搞清学校心理学的实质(或性质),尤其是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第一,学校心理学家在哪里工作?学校心理学家大部分在中小学工作。学校心理学的“学校”,指的主要是中小学。当然,也有少部分不在中小学,而在非教育系统,如政府部门、商业部门、康复中心、私人诊所等机构。但是,不管这些学校心理学家具体职务是什么,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学龄儿童青少年的校外教育上,关心其教育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最终还是与中小学校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学校心理学家研究与服务对象的年龄是多大?一般的说法是5~18岁。但提法并不统一,有的强调6~12岁,有的提倡6~15岁,有的还提出研究生和大学生都应包括在内。如在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学校心理学家的确深入大学工作,但这不是普遍现象。最普遍的还是把研究与服务对象界定在5~18岁儿童青少年身上,换句话说,学校心理学家职业重点放在中小学的情境中,所以5~18岁的中小学生是他们主要的研究和服务对象。
第三,学校心理学家工作重点是什么?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这里的心理现象,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现象。5~18岁中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应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学校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青少年。换句话说,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5~18岁“问题”儿童青少年或学生的身上。
第四,学校心理学服务范围主要涉及到哪些问题?尽管各国学校心理学家主要服务内容有所区别,但大致六个方面是类似的:一是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二是心理咨询;三是诊断性评价;四是行为矫正;五是学习指导;六是职业指导。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理念和原则
1. 树立一种理念。青少年心理健康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放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他们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坚持在行为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的理念,主张分年龄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适时适当地把必要的心理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接纳。
2. 明确五项原则。
──针对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源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化解学生心理问题为重点,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激发心理潜能为方向,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发展性原则。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客观现实和社会实践是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就决定着心理现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健全其人格,使其潜能展示的一个动态体系。因此,没有一种统一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其实施的途径、方略应具有弹性,更富权变性;另一方面,必须科学评估和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青少年的身心正处在高速的发展变化之中,心理问题也是动态呈现的,只有用动态的发展“标准”来评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以预防为主,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应对心理测验的数据、与学生谈话的内容等予以保密,维护学生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守密性原则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获取理想结果的心理基础。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中指出:“心理测验工作者应尊重被测者的人格,对测量中获得的个人信息要加以保密。”“在一般情况下,只告诉测验的解释,不要告诉测验的具体分数。”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强调:“对心理测试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严格保密”。
──愉悦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认为,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利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易于使学生在愉说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对话、情感交融所组构的师生互动和无拘无束的最佳“心理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释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时下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出现的德育化、医学化和学科化等诸多不良倾向,已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的用简单化的强行灌输或烦琐的理论教化方式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把心理健康误认为心理治疗,视学生为心理疾病患者,施教者甚至穿白大褂或动用医疗器械,制造紧张压抑的气氛;有的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强行灌输心理学名词、定义和原理,并像其他学科知识教学一样要求学生记忆考试;有的则强迫学生接受各种各样的心理测验,如此等等不良或错误的操作方式,违反了愉悦性原则,不仅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也变相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在愉悦中进行,于活动中开展,寓教于乐,真正帮助学生达到心智模式的最佳组构,个体人格的完善发展,心理潜能的最大挥发和心理素质的极大提高。为有效遵循愉悦性原则,施教者必须充分理解、接受和关爱学生,耐心启发,积极转化和有效疏导,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心理氛围中接受心理教育。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认知经验、道德规范和技能技巧的心理内化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举措,若不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不通过主体的践行,学生的心理内化不可能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评价自省、情绪自控和心境自悦,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践行,此目标才能达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热情,把施教者的科学辅导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联合,不仅有效维护心理健康,健全人格,且使学生能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和化解心压的方法和能力。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干预策略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性预期目标的变化。学校、家庭、社会要结成一个青少年心理干预网络,加强协作、沟通、联系,共同承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1. 扎实开展学校心理干预。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要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一是设境启迪。即通过案例、小实验、游戏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在某方面的心理素质;二是策略训练。即通过讲解、角色扮演、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所涉及的心理问题,从而转化为行动,激发产生情感体验;三是反思体验。即通过前后对比、实际操作、归纳总结等进行反思,明确后续的行动方向。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教学主要以活动为主,说理为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做游戏、做实验、角色扮演、情景创设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在学科教学之中进行心理问题干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问题心理的重要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老师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想方设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要努力探索“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和“让学生动起来”、“师生互动”等现代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创造条件、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老师们还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科教材中的“心育”因素,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启迪学生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坚定的过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同样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在这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性的心理评价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构建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记录成长足迹,展现个性化,营造和谐发展空间;狠抓主渠道,重视发展性,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分层化评价,尊重差异性,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少先队、团组织等有利的教育阵地,组织学生开展了“争章达标”、“手拉手、献爱心”、“法制教育”、“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做文明公民”、“赞冠军,强心理”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自控能力、交往能力和耐挫能力,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促进心理健康的其它活动,如生活实践周活动、评价人物心理品质、“集体生日”、“读书节”活动、“艺术节”活动、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科技创新大赛、各种体育竞赛以及参观、游览、朗诵、演讲、竞赛、辩论、游戏、特长展示等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通过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重视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熏陶、感染作用。学校积极添置设备,配置器具,以供学生学习和活动之用。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图书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学校要建好阅览室,不断更新和增添书籍,满足各班学生每月定期到图书室阅读的需要。要建起电视闭路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并建起了“心育网站”,使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班级则重点抓教室的环境布置。各班在教室里设置了“明星榜”、评比栏、图书角、黑板报等。我们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和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发挥 “环境育人”功能,力求通过“愉快的课堂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活泼的课外活动”环境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 扎实开展家庭心理干预。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同时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优化家庭环境中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在加强家庭、学校联系网络中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在体验生活中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许多家长通常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为由,努力把社会的各种不良因素阻挡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之外,使孩子意识不到环境给生存带来的压力,感受不到社会竞争带来的挑战,这样,学生必然无法学习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体验社会生活,创设情景让他们学习生存技能。例如,一次“野营训练”就可以让那些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真切地体会到生存技能的重要性,并得到实际的锻炼;让孩子到父母工作的单位去参观,或许他们可以体会到社会竞争的压力,从而在学习中刻苦上进。
──在促进孩子人际交往中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包括使学生树立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常识,知晓平等诚信的为人处世原则,等等。例如,可以采取移情训练、换位思考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人际敏感性,采用“交际常识竞赛”的方式训练交往礼仪。总之,只有让学生懂得如何交往,才能提高他们对人际关系角色的适应能力。
──在引导孩子成长训练中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青少年的身心一直处于发展和进步当中,自我也同样在发展,家长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悦纳自我,提升自我。例如,可以向孩子讲解“自我的多面性”这样一个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自我包括身体自我、学业自我、社会自我等不同方面,即便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尽人意”,同样可以因为其他领域的成就,而赢得他人的尊重;还可以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分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找到实现理想的路径,从而提升自我。
3. 扎实开展社会心理干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
──大力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
──加强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国外社区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体系比较完善,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值得我们学习和总结。国内社区青少年工作起步较晚,更多的精力和设备放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上面,但在社区青少年心理干预方面还有待加强,尤其是要加强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队伍建设。需要建立队伍网络,其中应该包括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的各级相关人员、特殊治疗者以及社会志愿者等。不同的人员都需要接受相应的社会学、社区工作、临床心理学、预防医学、精神病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发展、环境、社会、人文的相关知识,各类人员都要以人为中心,以社区服务为主,以心理保健和预防为先,注重和搞好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比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优化社会环境,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干预,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