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于2020年11月30日—2020年12月16日开展全学科的课堂教学比武。本次活动包括磨课、试课、上课、评课环节,采用常规教学模式。
一、磨课
根据最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然后教研组内部进行磨课。
结合组内老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理解,对教学内容的进行适当修改,优化教学结构。
二、试课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内容结构清晰流畅,按照预先设计的小组讨论活动,并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能是学生还未养成小组讨论的习惯。
所以试课后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如何避免教师过多的讲授,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了难题。组内老师一起集思广益,进一步分析教材,决定聚焦资料4。利用教具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操作,通过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兴趣,实现合作探究的目的。
.jpg)
教具制作
三、上课
经过了修改导学案、调整教法、优化教学设计、手写逐字稿等一系列准备后,迎来正式上课。
四、评课
课题组的老师们对本堂课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肯定了作为青年教师的付出与成长,同时主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时间控制需要更合理,可以适当表扬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等。
五、反思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些备课内容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从前是只知其然,对如何设计一堂课并没有良好的思绪。经过本次课堂教学比武后,不仅知其然,对其所以然也有了一些感悟。
1、立足教材、挖掘教材、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学活动等等都可以作为设计一堂课的突破口。
2、尝试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养成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程中的习惯,也能锻炼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更好的发挥活动的作用,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3、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及时进行课堂反馈。
4、虽然准备逐字稿费时费力,但对于课堂结构的理清,各知识点的自然衔接,尤其是教学语言的精炼都具有很大的帮助。